案例 | 不良护理事件责任认定,这个锅谁背?

2017-08-11 16:01 来源:丁香园 作者:户瑞玲
字体大小
- | +

近日,在丁香园看到一篇文章:术中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是外科医生还是麻醉医生的责任? 

有一患者因术中大出血,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事后内部定责任时,双方争吵不休。 

外科医生说:外科手术出血很正常,造成休克死亡是麻醉医生在术中监测不力、术中抗休克不力,病人死亡,责任完全在麻醉科医生。 

麻醉医生说:术中出血是术者技术不行,止血不力,是手术直接造成的并发症,是手术意外,如果手术不出血的话,是不会死的,也是你手术前与患者谈话时重点强调的,与麻醉无关,不受于麻醉意外。 

院领导说:麻醉科做些让步吧,定为麻醉意外,给患者家属好交待。 

那么,这种情况责任到底在谁呢?显然是无法完全区分的。

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这样无法完全区分责任的事情也有很多,印象最深刻的,就属下面两个事件了。

一、换错液体,孰之过?

临床工作虽然分工明确,但有时候为了工作便捷或者能早点儿完成,难免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同事间的相互合作。

小 A 和小 C 护士分别是分管不同病房的责任班护士,在早上进行静脉输液的时候,她们俩就进行了合作。两人把她们分别所管病房病人的液体放到了一个治疗车上,小 A 在前面排液,小 C 在后面给病人进行输液器与留置针连接以及重建静脉通道。

该方法避免了护士又排液又扎针、来回折腾的不便,双人核对,理论上其实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如果都能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及流程要求自己,保证工作中无差错事故发生,这样的合作也未尝不可。

可是,意外总在不经意间发生......

在小 C 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同病房两个病人输的液体弄反了!最庆幸的是两位病人输的液体跟所加药物都是一样的。

此刻,这两床的家属也发现了这种情况,异常紧张。小 C 护士迅速向家属做了解释,并让他们看了液体上的瓶签,家属们才放了心。但家属脸上不悦的表情,分明在诉说着对护士的不满,事情也传到了护士长那里。

护士长把她俩都叫了过去,让她们说说事情发生的原因。小 A 说她排液的时候没有挂这一瓶,只挂了病人第一瓶要输的液体。小 C 说她也没有给病人换这一瓶液体。

这瓶液体怎样输到了病人身上,此时仿佛成了一个谜。

原则上谁分管的病人谁负责。后来小 C 受到了惩罚,通报批评并且扣了奖金。

这个案例,相信也有不少姐妹遇到过。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再次发生呢?事后我们开了会,总结了以下要点:

1.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不流于形式,不偷工减料。

2. 完善规章制度来约束各个成员,让大家时刻提高警惕、严格要求自己。

3. 对各班职责及责任区域要有明确规定与划分,一旦出现问题,根据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4. 事先规定,事后总结,积极讨论,认真上报,从教训中汲取经验。

后来,这样的规定在我们科室一直延续了下去,再也没有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

二、交班出问题,这个锅谁背?

某日晚上,大夜班小 G 来接小 A 的班。由于中班来了两个急诊病人,小 A 临近下班还在书写护理记录,便没有陪同小 G 进行床头交接,小 G 碍于情面也没有要求小 A 陪同。

小 G 转病房的时候发现当天刚从重症监护转出的昏迷病人骶尾部有些红肿,回到护士站就给正在书写记录的小 A 说了此病人的情况,并要求她去看看。

小 A 答应后继续忙着自己没有忙完的手头工作,小 A 忙完工作早已过了下班的时间点儿,匆忙回家,忘了去看那位病人。

小 G 在第二次巡视中,发现那位病人骶尾部红肿的地方已经起了两个小水泡。小 G 疑惑:我也没有让他继续受压,从接班后就一直左右交替着侧卧着,怎么还越来越重了?更让她担心的是,她给小 A 说了情况后,小 A 竟然没有去看,要是追究起来,真是有理说不清了。

一整个晚上,小 G 一趟趟的往病房跑,督促并帮助那位病人翻身,真是操碎了心。

晨交班时,小 G 叫上了护士长跟当天白班负责这位病人的分管护士,一同前往病房进行床头交接,重点查看患者皮肤情况,综合评估病人营养状况。

小 G 说:「交接班时,我确实跟小 A  护士说了情况,也没有再让患者继续受压,但压疮是进行性发展,起了水泡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护士长给小 A 打电话,小 A 说:「我确实没有去看,可是她只是说红肿,我以为不继续受压就能好转呢,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起了水泡,这不是在我班内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我的责任。」

显然,水泡的形成是在红肿的基础上发生的。但是,由于没有床头交接,现在也说不清情况了,两人都觉得有点儿委屈。

由于两人都忙了整整一个班,也熬了一夜,护士长没有更多的去批评,但是严肃强调,此次事件两人都有责任。

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良事件再次发生,后来科室有了明确的规定:

1. 各班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对于需要床头交接的病人,两人必须同时在场,共同交接。

2. 凡因交接不清而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3. 公私分明,不把私人感情带入工作,不得碍于情面而不去追究根本问题。

4. 交班者在交班之前尽量完成本班的工作,即使没有完成,也要放下手头工作进行床头交接。

5. 必要时,可以申请让第三人参与评估。

护士能做的就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去办事,在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发生的同时,承担起应付的责任。

临床上还有很多责任无法区分的护理事件,不过有些话还是说在前头比较好,不然真发生了,管理者就会陷入两难境地。

但管理者过多的追究责任,只会让护士之间的关系僵化。处理这类责任不清的事件更需管理者平衡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你身边是否也曾发生责任不清的情况?最后又是如何处理的?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编辑: 郑梦桔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