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同时来了两名新护士,同是高学历高能力的护士,受到了医院不少人的关注。但是渐渐的,护士小 A 逐渐在医院中崭露头角,获得了领导的青睐,甚至有领导点名要她做洗手护士。而护士小 C 则渐渐被人遗忘。
这是怎么回事?是能力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她们之间的差别很可能就在于下面几句话。
我不会做!
护士西西刚到内科时,刚好碰到一个病人要插尿管。于是护士组长让西西去插尿管。西西说,我不会插尿管。护士长大吃一惊,你在学校没有学吗?实习的时候没有插过吗?西西说实习的时候只碰到过一次插尿管,基本没有怎么动手,所以不敢去插。当时护士长就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之后再没有叫她做过任何事。
不少新护士觉得,我刚来,有些操作还不熟悉,所以不敢动手去做。这样的想法是要不得的,毕竟你已经工作了,是正式上班,不是实习,医院给你发工资不是让你来学习的,而是工作的。所以我不会,我不知道,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为妙。如果实在碰到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操作,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个操作我还不是很熟练,能否请其他护士在旁边帮忙指导一下我来做。想必领导也能表示理解的。
我觉得医院/科室应该怎么样
在《任正非正传》一书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北大毕业生初到华为工作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原本以为自己独到的见地能够打动领导,结果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有些护士很有才华,非常迫切希望能早日在医院发挥自己的才华,做出一番成绩来得到领导的赏识。不可否认,这是好事,可以更快地促进她们的成长。可是一个对医院,对科室环境尚不了解的护士,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出一番成绩呢?好高骛远的举动反而更容易招致领导反感。所以最好的作法还是脚踏实地的工作,等累积了经验才更容易厚积而薄发。
这不关我的事
有一次,一病区非常的忙。当时一病区的 11 床患者需要灌肠,医生开了医嘱要执行,但是一病区抽不出人手。于是总班让二病区的护士小美帮忙。小美很不乐意,就推说等等。一小时后,医生来询问患者是否排便,才知道患者还没有灌肠,于是就问怎么回事。小美理直气壮地说,这不关我的事,这又不是我病区的病人。
不关我的事,这样的话在护理中属于禁忌,因为护理工作是一个团队工作,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当别的护士忙不过来时,我们一定要帮忙,这是一种团队精神。如果你一直把不关我的事挂在嘴边,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没有团队精神的人,导致对你印象分大减。后来这个护士基本所有人都不愿意和她搭班。
护士长真没用
新收了一名患者,院外带入 PICC 管。因为这家医院没有开展 PICC 管项目,所以大家对这个并不是很熟悉,对于怎么接液体,怎么封管更是知之甚少。大家询问护士长,护士长表示要先去了解一下。刚好新护士小倩实习的医院就有 PICC 管小组,她也曾参与学习过,所以了解一些,就自告奋勇指导大家怎么使用。
事后大家在闲聊时,小倩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护士长也不过如此嘛,连 PICC 管都没见过。周围的人脸色大变。小倩回头才发现护士长就站在她的身后。
且不说小倩对护士长的看法过于片面,毕竟任何医院都不会排一个不过如此的人担任护士长,她们能当上护士长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单说背后议论他人,尤其领导的是非就是职场大忌。一旦被人听到,前途很可能凶多吉少,如果遇上小心眼的护士长,还有被穿小鞋的可能。
我坚决不加班
康复科特别忙,往往病人都要加床到走廊上了。但是无论多忙,冬冬只要到点就走了。科室的人都怨声载道。护士长问冬冬怎么回事。冬冬辩解,自己家中有事,而且国家规定八小时工作制,自己已经属于超时加班了。
护理工作繁重,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的事。不喜欢加班很正常,但是当着护士长的面说出这样的话,将不利于以后的发展,而且绝不加班,在护士长眼里容易变成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的问题。
我不加班,不应该是一种宣言,而是一个目标:要把当班的活干完。如果你能在工作时间内高效率,高执行力地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不把负担转嫁到同事头上,而且工作做得特别出色,没有留下「小尾巴」,那么准时下班又何妨?
有时候一句不起眼的话就会暴露了我们的小心思,工作中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反映了我们的职业态度。所以当我们初到医院工作时,应当学会少说话,多做事,摆正自己心态,早日适应护理职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