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名年轻的护士跟我抱怨,说科室的护士都很排挤她,感觉很难融进去,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总是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被大家疏远和孤立,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位护士的话突然也勾起了我对过往的回忆。
其实,不管身处那个行业,「欺生」是个亘古不变的规则。
当年孙悟空一边挑着扁担抗行李,一边护送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历经千难万险前往西天取经。后来,降服了白龙马,结果扁担和驮唐僧的工作都给了白龙马。再后来收了猪八戒,挑扁担的任务又给了猪八戒。不久之后,沙和尚归队,谁让他最后一个到呢,只好不声不响地扛着扁担一路向西了。而其他三个人均没有觉得不妥。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古人吴承恩尚且知道职场有「欺生」的规则,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然也没有觉得这种情况需要大惊小怪,毕竟,从人际关系到业务熟练程度和工作经验上讲,都需要学习。但是,因为新人的处理方式不同,对外界感知的程度不同,自然收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甚至还有同事为此抑郁、甚至愤而辞职的。那么,作为新人,如果避免这种尴尬甚至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呢,以下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端正职业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关于这一条,可能很多人觉得有点扯,或许她们很多在护理行业干的老护士都觉得憋屈,其实不然。
新护士初入职场,很容易就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本身学历比人家高、学校比别人硬气,更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大家挑剔的靶子。
比如,不小心弄倒个杯子,会有人觉得你毛手毛脚。偶尔晚上没有休息好,没有精气神,别人会觉得你懈怠工作,精神萎靡。
关于职业操守,更要谨记于心。新护士要知道,有些事情老护士做起来可以理直气壮,但她们绝不允许新护士有这样的行为。比如,有的老护士可以在科室里私自囤积口罩、胶布,可以偶尔拿一下科室比较常用的抗生素急用。但新护士绝对不可以,如果有人发现,第一时间会报告给护士长,进而以讹传讹,说你手脚不干净。
学会人际交往,但不要背后嚼人舌根
有人做过一项研究,人际交往能力占任意工作的 90%,其余 10% 包括你在大学里学得的实际技能,以及中途伴随的收获。问题的关键及时,我们并非在泡沫里夹缝偷生,我们必须相当频繁地去与他人打交道。除非,你有过人的天赋和技能,有高人罩着,否则,还是应遵循这样的规则。
印象中,有这样一位小护士,不善言辞,只知道闷头干活。其实,对护士来说,人际关系不算复杂,接触的就是医生、护士和病人,如果确实不善于人际交往,但起码的礼仪还是应该知晓的。这位护士不愿意讲话也就罢了,跟护士长、科室同事见了面都不知声,起码问声好,不会缺斤肉吧。所以,后来考评的时候,该名护士不幸被淘汰出局。
也有护士,到科室还没有三个月,就跟各种人心不设防,喜欢到处打听一些人的八卦,进而扩大再生产,唯恐天下不乱。哎,这就不需多言了吧,你有那功夫不如多做做宣教、多练练技能、多看看书。
罗状元的《醒世歌》里曾提到: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聊莫问他人非,就是这个道理。
表现要积极、主动
谁都喜欢勤快的人,护士队伍也一样。
年轻护士看到老护士总是对自己指手画脚、自己却坐在护士办公室吹牛这种现象尤其愤恨,可是,哪个新人没有遭遇过着这样的对待呢?关键你要懂得,这不是长久的,她也不可能一辈子都敢对你指手画脚,只有你还乳臭未干的时候。
何况,也有一部分老护士的初衷也是为你好,希望你不要看到大家有时间空闲下来,你就主动闲下来,因为对于老护士来说,她已经深谙工作流程,她坐在那里十有八九工作已经完成的差不多,而你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够了解,尚在摸索中,甚至还有遗漏,自己要懂得让自己的工作有个完美结局,不要给下一班的人添麻烦,也不要给比人了留下话头。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学会帮助他人
「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护理工作也一样。当然,帮助他人也不是没有原则没有限度的帮,需要恰当、适可而止,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才帮。
护士上班绝大多数是连班,但不可能不吃饭,这就需要与人一起合作,互相看管病人,轮流吃饭。有的时候,家中有急事,找人换个班、顶个班。有的时候,让别人帮忙推个车、借个药物、带下处方...... 凡此种种,如果,自己本身很吝啬,羞于帮助别,那么,自己就很难在科室中立足。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帮助他人影响了自己的工作进度,那么,自己最好权衡一下,所有的大前提都是要保证自己的工作不受负面影响,除非紧急特殊情况。
清楚工作职责,培养良好的方法,合理有序安排工作
这一点对新护士来说,尤其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开工之前,梳理好今天的工作流程,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可以有效规避很多繁杂事务的影响,毕竟做好本职工作,才最具说明力。
使自己在职场里脱颖而出的最快方法之一就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班上的工作。不要傻傻地等着别人告诉你要做什么,也不要做无谓的设想。完成本职工作看似没有获得任何回报,但其实日会成为你提升的重量级砝码。
学会正确沟通,适应护士角色
护士跟护士长的关系比较微妙,一方面希望护士长出头,为护士团队争取利益或者摆脱纠纷。另一方面,又觉得护士长很可恨,总是这里挑自己一下,那里又挑一下,没准背地里还跑去护理部告个状。护士对护士长这样的「生物」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这时候,良好的沟通可以适当减少这种不良反应,比如有困难时可以跟护士长讲明,通情达理的护士长一般在排班时会给予一定的照顾。比如,某项工作的进度和自己的想法,中间有疑惑,可以多请教一下护士长。
当然,特别低级的,还是不要请教了,免得自降身价,比如曾经有一名护士,竟然问瞳孔是眼黑还是眼白,我也是无语了。
工作中,有的新护士还可能发现老护士犯错,这一点也不奇怪。这时候,新护士不要想当然以为抓到了把柄,偷偷跑去告状或者告诉病人。最好的方式,是与当事护士沟通,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又要防止自己被人套在里面,反被诬陷。当然,如果情况严重,最好找护士长一起解决并上报。
主动出击,争取机会
有的护士不一定适合某个科室,问题不一定出在自己身上,跟科室的工作氛围有关,跟带教老师有关,跟护士长也有关。这个时候,新护士可以主动出击,换个科室。
印象中有这样一位小护士,护理部主任招聘的时候非常喜欢,年龄不大,长得可爱,伶牙俐齿,也会来事。一开始把她放在内科某个科室,但是半年了,总是听到科室反馈不行,带了半年出不了班。后来,没有办法,把她放到儿科,人竟然一下子活了,科室反馈人干活勤快麻利、上手快,很会跟病人沟通和协调,还愿意帮助科室的其他人,三个月很快就独立倒班了。
所以,新护士如果被一两个科室否定,不要有心里负担,可能你本身的性格不一定是个某个科室,换个科室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不要(太)害怕犯错
科学告诉我们:人类在错误中才能学习、成长和进步。新人不可能不犯错,不犯错的是油条不是新人。
您问问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她们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犯过错?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关键是,护士要学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下次不要再犯才是硬道理。同时,新护士要加强业务学习,要明白有些错误是坚决不能犯的,否则,等于自掘坟墓,断送职业生涯,比如输血、比如一些特殊的药物。
好了,就啰嗦这么多吧,职场是个小社会,要想立足,首先要学会适应,从自身方面找原因,从自己方面找突破口,一切才能迎刃而解,逐步适应护士这个角色,修炼成佛系护士。
作者:逆风飞扬,护士长,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