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输液调节器,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2018-04-06 18:32 来源:丁香园 作者:安然梦
字体大小
- | +

记得在刚上班的那会,护士长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由于我们科护士长是做护士礼仪培训的,所以对护士行为规范特别在意。护士长每每都强调「输液调节器一定要放在莫菲式滴管下方一掌 10-15 cm 处」,当时一直都以为是为了美观。

后来才知道,原来输液调节器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案例 1:输液调节器对静脉回血有影响[1]

有一次,小张说她打针漏了,请我去打,大概就是不见回血,然后又退回再进针,还是没有回血,结果挤了一下就鼓包了。

我按自己的习惯,调节好调节器的位置,进针之后发现回血并不慢。后来才想起,小张放置的调节器的位置就在输液管接头的不远处。

屏幕快照 2018-03-30 上午10.41.40.png

通常情况下,针头刺入静脉后,在静脉压作用下,输液胶管的弹性扩张作用使头皮针内的压力很快降低,即低于静脉压,出现回血现象。但当调节器离头皮针衔接处距离太近(<20 cm)时,调节器以下输液胶管的压力调节作用降低,导致针头刺入静脉时,针头两侧的压力几乎相等,因此无回血现象。此时,护士往往误以为针头未进血管,反复回针,最后破坏血管导致穿刺失败。

临床输液时,将调节器放在距输液器乳头部 30 cm 以上位置,有利于穿刺静脉的及时回血,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1] 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时, 调节器位置对回血有影响, 调节器距针头越远回血率越高, 头皮针管内回血长度越长。故调节器夹闭的位置不宜过低, 至少应距离接头 60 cm 以上。

案例 2:输液调节器在排空气中的应用[2]

那次去给 50 床病人换药,液面已经滴至莫菲式滴管以下,需要排空气。照看他的阿姨说,我看他们那样排空气挺快的,我来排你看。说完话的功夫,阿姨已经用调节器将空气拍尽,但是,一看输液管的下方已经回了很长的一段血,我赶紧打开了调节器。

由于病人是 CVC,回血很怕堵管。在平时都是要求只往下放,不往上缠,冲封管不抽回血。

因此,采用此方法需要分情况。

屏幕快照 2018-03-30 上午10.41.40.png

反折输液管,同时将调节器下调至空液面下约 10 cm 处关闭,挤压滴管使液体进入其内 1/2-2/3,然后一手反折调节器下方输液管并固定,另一只手捏紧调节器两侧,迅速将关闭的调节器用力往上提拉,通过调节器内滑轮的滚动压瘪输液管,使液体向上挤压空气,将下滑的空气全部排至滴管内。[3]

但此方法要求先反折调节器下端输液管再排气,排气结束先打开调节器再松开反折的输液管,以防止血液反流入输液管。

案例 3:输液调节器高度影响输液速度稳定性

很多次在巡视病房的时候都发现,输液滴数怎么变了?问病人,他说自己没有调滴数。可能他只是变换了一下体位而已。

屏幕快照 2018-03-30 上午10.41.57.png

输液滴数发生非计划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由于一次性调节器滑轮的固定性较差,当患者改变体位或碰到调节器,改变了调节器的状态,使输液滴数发生改变;②部分患者不听取护士宣教,为急于结束输液擅自调节滴数。

输液调节器预设于距床面 60 cm 以上时输液滴数稳定性最好 [4],也达到了有效阻止患者擅自调节滴数的目的。

另外,有研究表明:缓慢开、关调节器可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

参考文献

1. 张莉, 王学军-《医学信息》输液调节器的不同位置对静脉回血的影响-2013 年第 26 卷 1 期

2. 曾丽, 姚惠. 输液调节器巧排莫非式滴管以下空气《护理学杂志》-2010 年第 25 卷 4 期

3. 陈梅香, 徐细艳. 应用输液调节器排除莫菲式滴管下大段空气《临床护理杂志》-2013 年第 12 卷 1 期

4. 董卫红, 刘学英, 过永勤调节器预设高度对静脉输液滴数稳定性的影响《中国乡村医药》-2011 年第 18 卷 2 期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