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油」胺碘酮究竟该怎么用?看完这篇不再纠结

2020-12-08 10:16 来源:微信公众号 - dxy_heart_today 作者:刘永政
字体大小
- | +

胺碘酮的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对各型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和预激综合征均有良好效果,对心脏猝死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多面手「胺碘酮」


胺碘酮是一种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可广泛阻滞 Ikr 通道、钠通道、钙通道、多种钾通道等,延长房室的 APD,并抑制心肌的细胞间耦合功能。
在体表心电图表现为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延长 R-R 间期、QRS 间期和 Q-T 间期。虽然引起明显心率减慢及 Q-T 延长,却很少诱发 TdP,可能得益于对多种离子通道阻滞和降低心肌间复极的离散度的作用。

此外,胺碘酮还有阻断 a、β 受体的作用,能够降低血压。由于胺碘酮原为抗心绞痛药物,能够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因此可安全用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


「胺碘酮」适应证


静脉注射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无效的室速和室颤,它的效力与静脉注射溴苄胺相似。
对一般药物失败的病例,改用胺碘酮有效控制室速、室颤复发占 60%~80%;
对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例,胺碘酮也能耐受。可有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尤其是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颤,可用于交感神经介导的阵发性房颤。
胺碘酮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胺碘酮通过延缓缺血心肌传导和缩短不应期,缩小了缺血与非缺血心肌的动作电位差异,从而减少了由于这种差异所致的电不均匀诱发的折返激动及触发活动,有助于抑制缺血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故对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缺血情况下的心律失常更适宜,对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胺碘酮是被推荐的药物。


「胺碘酮」静脉、口服有啥区别?


胺碘酮作用复杂,口服和静脉给药所产生的电生理效应不同,因此静脉注射无效者不代表长期口服无效,主要区别见下表。


「胺碘酮」临床究竟如何用?


对于使用剂量问题,需要个体化治疗,调整剂量。

静脉给药 

胺碘酮静脉使用必须给予负荷量静脉注射,需要维持时应立刻给予静脉滴注。

静脉注射负荷剂量 150 mg(3~5 mg/kg),10 min 注入,10~15 min 后可重复,随后 1~1.5 mg/min 静脉滴注 6 h,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到 0.5 mg/min。24 h 总量一般不超过 1.2 g,最大剂量可达 2.2 g。

2008 年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指出,室颤或无脉室速的抢救如电除颤无效,可胺碘酮 300 mg(或 5 mg/kg)以葡萄糖稀释后快速静脉注射后再除颤,仍无效可 10~15 min 后重复追加 150 mg(或 2.5 mg/kg),转复后静脉滴注维持量。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室速或者未明确诊断的宽 QRS 心动过速,首剂用葡萄糖稀释 150 mg 静脉推注 10 min,10~15 min 后不转复追加 150 mg,转复后静脉维持。

对于药物转复房颤的剂量,静脉用量 5~7 mg/kg 静脉注射 30~60 min,然后以 1.2~1.8 g/d 持续静脉滴注,直至总量达 10 g。

主要副作用为低血压(往往和注射过快有关)和心动过缓,尤其用于心功能明显障碍或者心脏明显扩大者。

口服给药 

2008 年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对临床应用剂量做了指导,对于药物转复房颤的口服剂量,住院患者 1.2~1.8 g/d 分次口服,直至总量达 10 g。

口服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或进行电复律的药物准备,可用较慢的负荷方法,如 600~800 mg/d 分次服用,共 7 d,必要时增加剂量或延长负荷时间。

电复律可在口服 1 周左右进行。口服维持量一般为 200 mg,可根据病情减至 100 mg/d;或 200 mg/d,每周服药 5 d。胺碘酮控制房颤心室率时的静脉用量方法与上述相似。

口服胺碘酮负荷量 0.2 g,3 次/d,共 5~7 d,然后 0.2 g,2 次/d,共 5~7 d,以后 0.2 g(0.1~0.3 g),1 次/d,维持,但要注意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服药期间 Q-T 间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一般不是停药的指征。对老年人或窦房结功能低下者,胺碘酮进一步抑制窦房结,窦性心率  < 50 次/min 者,宜减量或暂停用药。

对于室性或室上性期前收缩患者,胺碘酮通常可在起效后减量,最后减至最小有效维持量。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应用胺碘酮,这类患者的维持量要高于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剂量,需要用至 300~400 mg/d;如果减至 200 mg/d,大多有复发的风险。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条件者优先考虑植入 ICD,可同时应用胺碘酮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和 ICD 放电次数。

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防,用于无可逆原因引起的室颤或室速,在复律后、β 受体阻滞剂无效的非持续性室速、植入 ICD 后均需要口服胺碘酮预防复发,起始负荷量 800~1600 mg/d,分次服,共 2~3 周,也可参考房颤的治疗量,维持量一般 ≤ 400 mg/d。女性或低体重者可减至 200~300 mg/d。

其他

阵发性室上速可静脉使用胺碘酮转律,同时口服胺碘酮。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胺碘酮与 I 类抗心律失常药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胺碘酮为首选药,而且比 I 类抗心律失常药更加安全、有效。


「胺碘酮」不良反应知多少


胺碘酮不良反应有心脏外和心脏副作用,与药物使用途径、剂量大小、时间长短有关。具体不良反应见下图。

处理 

1. 甲状腺功能异常

胺碘酮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较常见,可能与其分子中含碘有关,大多数患者在停药 1~2 个月后症状可自行消除。若仅有化验异常而无临床表现的患者可加强监测而不需要特殊处理。

2. 心脏副作用 

心脏副作用有窦性心动过缓,且不能为阿托品纠正,对于既往有病窦的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需密切监测心率,出现严重心动过缓时可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必要时安装起搏器;

可出现窦房及房室传导阻滞,由于其减小 Q-T 离散度,故其致 TdP 的发生率低,用药过程中应监测 Q-T 间期,不超过原来的 30% 无需停药。

低钾血症时容易诱发致心律失常作用,应注意避免低钾;静脉用药速度过快可致血压下降,诱发心力衰竭,对于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静脉使用胺碘酮更易出现血压下降。

3. 肝功能异常 

用药前需注意患者有无肝病史,评估基线肝功能情况,有无合并使用损肝药物。用药后第 1 天、第 3 天监测肝功能。若出现肝功能异常,应仔细权衡治疗获益和风险,决定是否减量或停药。

4.  肺毒性 

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最严重的是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为 1%~4%,可严重影响肺功能,甚至致死,但停药后也可自行消散。

5. 静脉炎 

胺碘酮注射液 PH 值偏酸性,易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发静脉炎,因此,除非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时药物配置浓度不应超过 2 mg/mL。

此外,副作用还有日光敏感性皮炎,可逆性的角膜色素沉着(棕黄色),但不影响视力,可有畏光流泪、异物感等;还常有胃肠道反应、恶心、排便习惯改变(便秘为主)、头痛、震颤、共济失调等。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较广泛。半衰期较长,因此,使用中应注意换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时的相互作用,长期用药者应使用最小有效维持量,监测血压、心电图、肝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等。

编辑: 黄建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