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参照 2012 年发布的《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以下药物可常规雾化吸入:
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
2. 支气管舒张剂:选择性 β2 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胆碱受体拮抗剂(异丙托溴铵)
3. 抗菌药物:两性霉素 B、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4. 祛痰药:盐酸氨溴索
除了上述药物,还有几种经多项研究证实能缓解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哮喘症状的大众药,将改变你对其的认知!
呋塞米速尿?不是利尿剂吗?听上去和治疗气道疾病八竿子打不着啊……
相关研究:
速尿作为强效利尿剂在临床上使用已久,自 1988 年 Bianco 等首次报道了吸入速尿可预防运动性支气管痉挛后,速尿在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不断受到关注。
早在 1996 年,我国就有速尿 40 mg + 生理盐水 20 mL 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夜间发作性哮喘的报道。此后有学者将速尿吸入治疗喘息型肺炎,疗效显著。
2014 年 Critical Care 发表的一项系统评价纳入 6 项 RCT,进一步证实速尿用于哮喘急性加重的疗效,吸入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Z = 2.70; 95% CI, 0.14 to 0.85; P = 0.007)。
应用优点:
速尿雾化吸入是防治哮喘的一种廉价而具有前景的药物,可减少激素的用量与副作用。
吸入呋塞米能抑制偏亚硫酸氢钠、一磷酸腺苷、过度通气、烟雾、超声雾化蒸馏水、高渗盐水、部分过敏原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反应。
作用机制:
这些临床观察的结果及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呋塞米预防哮喘发作的机制不能完全用 Na+ K+ 和 Cl- 的离子通道抑制作用加以解释 , 而可能与抑制气道上皮细胞的离子转运和抑制气道炎症细胞有关。
呋塞米预防及治疗哮喘还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增加扩张气道的前列腺素 E2 释放有关。
但呋塞米对一些直接激发物质如组胺、乙酰甲胆碱等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则无明显抑制作用。
硫酸镁作用极为广泛,一只手数不过来
相关研究:
Cochrane Library 在 2005 年发表的系统评价显示:雾化吸入硫酸镁联合 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急性加重在改善重度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方面有益,能缩短住院时间。
一项 RCT 比较沙丁胺醇 + 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硫酸镁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给药在轻中度哮喘儿童中的疗效。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硫酸镁和沙丁胺醇联合用药后 10 min 和 20 min FEV1 差异显著(1.41±0.53 L vs. 1.13 ±0.34 L,p = 0.03)。
应用优点:
雾化吸入硫酸镁通过降低支气管高反应性影响平滑肌收缩力,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哮喘患者有支气管扩张作用。有研究表明雾化吸入 MgSO4 的效果可以持续 1 h。
作用机制:
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可能包括:①与钙离子竞争,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下降,导致气道平滑肌松弛。②减少乙酰甲胆碱对终板去极化作用,减低肌纤维的兴奋性而使气道平滑肌松弛。③抑制肥大细胞内组胺释放的生物学效应。④镇静作用。
挥发性局麻药手术室以外的地方基本见不着...
相关研究:
所有挥发性局麻药: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都有用于治疗难治性哮喘的报道。
在一项回顾性病例系列中,31 例重度哮喘儿童患者使用异氟烷吸入治疗,在开始给药后 4 h 内 pH 和 PCO2 显著改善,且无持续副作用。
应用优点:
在哮喘患者中,吸入性麻药(VA) 可快速逆转支气管收缩,显著改善气体交换和吸气峰压,并可降低呼吸机诱导肺损伤的发生率,适用于重症哮喘。
作用机制:
VA 有多种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通过抑制乙酰胆碱和组胺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以及阻碍低碳酸血症性支气管收缩。
不过地氟烷可增加高气道易感性儿童的气道阻力,在重症哮喘患者中使用时应谨慎。
氦-氧混合气体听上去很高级?其实只是置换了空气中的氮气
相关研究:
自 1934 年 Barach 首先应用氦-氧混合气治疗上、下呼吸道阻塞性疾患,到目前已有 80 余年的历史。
对纳入 505 名哮喘患者的 7 项 RCT 进行 meta 整合,与接受氧气的患者相比,接受氦氧混合气的患者 PEF 变化百分比差异为 17.3% (95%CI 5.2-29.4)(p<0.005),对应约 20 L/min 的绝对增量。
比较氧气与氦氧混合气驱动的 β2 受体激动剂雾化的合并呼气峰流量的平均变化百分比差异
应用优点:
氧气和惰性气体氦气的混合物(79% 氦气,21% 空气)可改善通过高阻力气道的气流,并减少呼吸功。
与氧气或空气相比,在严重气道阻塞时,氦氧混合气增加了药物颗粒在远端气道和肺泡的沉积。慢性气道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可以通过使用氦-氧混合气代替氧气输送 β2 受体激动剂等雾化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小结:
本文介绍了三种极为常用的药物,但改变给药途径后打破了我们对其药理作用的认知,可见其雾化吸入给药时也大有用武之地,均属超说明书用药。
此外,雾化吸入时湿化瓶中气体的选用上也可以做文章,氦氧混合物与吸入药物之间发挥协同作用,明显缩短雾化药液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组.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2):105-110.
2. 熊瑛, 彭启灿, 范运斌, 等. 速尿吸入治疗夜间发作性哮喘 13 例临床观察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 :236.
3. 李雪山. 速尿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型肺炎 46 例 [J].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301-2302.
4. Pendino JC, Nannini LJ, Chapman KR, Slutsky A, Molfino NA. Effect of inhaled furosemide in acute asthma. J Asthma. 1998;35(1):89-93.
5. Inokuchi R, Aoki A, Aoki Y, Yahagi N. Effectiveness of inhaled furosemide for acute asthma exacerbation: a meta-analysis. Crit Care. 2014;18(6):621.
6. Rolla G, Bucca C, Caria E. Dose-related effect of inhaled magnesium sulfate on histamine bronchial challenge in asthmatics. Drugs Exp Clin Res. 1988;14(9):609-612.
7. Kokturk N, Turktas H, Kara P, Mullaoglu S, Yilmaz F, Karamercan 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magnesium sulphate as a vehicle for nebulized salbutamol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asthma attacks. Pulm Pharmacol Ther. 2005;18(6):416-421.
8. Mahajan P, Haritos D, Rosenberg N, Thomas R. Comparison of nebulized magnesium sulfate plus albuterol to nebulized albuterol plus saline in children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mild to moderate asthma. J Emerg Med. 2004;27(1):21-25.
9. Blitz M, Blitz S, Beasely R, et al. Inhaled magnesium sulf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sthm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4):CD003898.
10. Carrié S, Anderson TA. Volatile anesthetics for status asthmaticus in pediatric patient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case series. Paediatr Anaesth. 2015;25(5):460-467.
1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国哮喘联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4-14.
12. 解立新, 金贵清, 刘又宁. 呼吸道疾患治疗的新途径——吸入氦-氧混合气 [J].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4):278.
13. 解立新, 宋战平, 刘又宁. 氦氧混合气联合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重症哮喘的协同作用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5):331-333.
14. 肖永久. 以氦氧混合气为驱动气源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D]. 解放军医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2011.
15. Rodrigo GJ, Castro-Rodriguez JA. Heliox-driven β2-agonists nebuliz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cute asthma: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14;112(1):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