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血凝酶」 太相似难分辨?护士肌注后导致患者死亡!

2021-08-21 14:39 来源:微信公众号 - hltd512 作者: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字体大小
- | +

CMS用药情报站.png

导   语


名称相似的药物,临床使用中稍有不慎极易产生混淆,造成严重的后果。


被错误执行的医嘱



A 医院急诊科收住了 1 名上消化道出血,70 余岁高龄的老人,入院时带有凝血酶交与护士保存。


医嘱予:血凝酶 1ku 肌内注射,1ku 静脉注射。主班护士核对医嘱后将执行卡交予责任护士 L 执行。


L 护士取出病人自带的 凝血酶,麻溜地注入溶媒,抽取药液至病房核对姓名后进行了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连 L 都禁不住为自己喝彩,再不是初来急诊科青涩的小护士,看到醉酒的、昏迷的、外伤的、消化道出血的,自己就先风中凌乱,经过 1 年的锻炼,现在处理各类急诊都得心应手了!


谁知一名家属突然大叫:你给我们打的什么药,是我们带的凝血酶吗?


L 拿着注射后的空瓶对着家属晃了晃道:是啊!医嘱让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止血的呀!


家属(是医务工作者)甩开了 L 奔向了医生办公室……. 患者最终没有抢救过来,医院为此走上了被告席,该科科主任、护士长及当事护士均受到了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处理!


凝血酶与血凝酶的不同

凝血酶与血凝酶二者均能起到显著的止血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虽二者名称相似,但用法迥异,临床使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凝血酶是局部止血药。可喷雾或喷洒于创面;或口服、灌注用于消化道止血。严禁血管内、肌肉或皮下注射,否则可能导致广泛性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

血凝酶(又名立止血、巴曲酶)是一种速效、长效、安全的止血药。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也可局部用药。





临床上还有哪些药名相似药


利血生 VS 利血平


利血生是促进白细胞增生药,为半胱氨酸衍化物,主要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该药在临床上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利血平又叫蛇根碱,为降血压药,该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此外,因其有安定作用,还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狂躁型精神病的治疗。



他巴唑 VS 地巴唑


他巴唑又叫甲疏咪唑,为抗甲状腺药,该药在临床上用于甲状原机能亢进症、甲状腺危象及毒性甲状腺肿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


地巴唑则为降血压药,该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此外,因其有解痉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轻度兴奋作用,还用于治疗胃肠绞痛、面神经瘫痪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编辑: 张佳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