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 vs 多巴酚丁胺,有何区别?临床怎么用?

2021-03-18 10:4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dxy_heart_today 作者:王维波
字体大小
- | +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均为 β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那么两者在使用上有何区别呢?


01药理作用


1)多巴胺
• 小剂量(一般滴注速度 < 3 μg/kg•min):主要是多巴胺样激动剂作用,有轻度正性肌力和肾血管扩张作用;
• 中等剂量(一般滴注速度 3~5 μg/kg•min)时主要兴奋 β 受体,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
• 较大剂量时(一般滴注速度 > 5 μg/kg•min):α 受体激动效应占主导地位,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   

2)多巴酚丁胺
主要通过激动 β₁ 受体,对 β₂ 和 α 受体的作用极小。
具有很强的正性肌力效应,增强心肌收缩,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增加每搏输出量和心排血量,改善外周灌注,降低左室充盈压。


02临床应用


1)多巴胺
主要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肾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补充血容量后仍无法纠正的休克,尤其对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洋地黄及利尿药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2)多巴酚丁胺
主要用于严重收缩性心力衰竭,如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因心肌收缩力下降引起的心力衰竭(包括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心源性休克;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


03常用剂量


1)多巴胺

• 治疗休克、心力衰竭小剂量(滴注速度 3 μg/kg•min)起始,根据病情逐渐调节,最大滴注速度 20 μg/kg•min,滴注速度 > 10 μg/kg•min 时,外周血管收缩明显,增加脏器缺血风险。

• 治疗心源性休克滴注速度 0.5~2.0 μg/kg•min。

2)多巴酚丁胺

• 治疗心力衰竭起始滴注速度为 2.5 μg/kg•min,一般维持在  2.5~10 μg/kg•min,如果患者能够耐受且有需要,可逐渐增加滴速至 20 μg/kg•min,一般持续用药时间不超过 3~7 d。

•  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滴注速度为 2.5~20 μg/kg•min,具体治疗时间和给药速度根据患者反应决定(如心率、血压、尿量及是否出现异位搏动)。


04注意事项


1)多巴胺
• 该药有水针剂和粉针剂两种,水针剂辅料为亚硫酸氢钠,可引起过敏反应,如诱发或加重哮喘,既往有亚硫酸氢钠过敏史者禁用含此类物质的多巴胺水针剂。
为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药物成分的稳定性,应优先选择原料进口纯度更高的多巴胺粉针剂。
• 该药可因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加重心绞痛;嗜铬细胞瘤不宜使用;闭塞性血管病慎用;使用时监测血压、心排血量、心电图和尿量,用药前需纠正低血容量。
• 静脉滴注期间,若血压继续下降或剂量调整后仍无改善,应停用,并改用作用更强的血管收缩药。
•  突然停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停用时逐渐减量。药物过量时应停药,必要时给予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心衰病情越严重,患者对多巴胺反应性越低,多巴胺使用剂量应加大。

2)多巴酚丁胺
•  使用时监测血压、心率和节律,用药前需纠正低血容量。
•  对于重症心衰患者,连续静脉应用会增加死亡风险。
•  用药过程中出现收缩压升高、心率加快,应减量或暂停给药。停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
•  该药的葡萄糖注射液含有亚硫酸氢钠,某些敏感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  该药的半衰期短,必须以连续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继开始常速滴注或继改变滴注速度后,约在 10 分钟之内血药浓度可达稳态。不推荐给予负荷剂量或大剂量快速注射。
此外,正在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如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不首先推荐应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

编辑: 黄建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