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癌症患者确诊之后接受了积极治疗,原发症状得到控制,却常常感觉身心俱疲,不想动弹。
其实,疲劳是肿瘤患者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的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约 90% 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癌症相关的疲劳,27% 至 82% 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癌症相关的疲劳。
如此高的发生率,却常常得不到重视。
殊不知,与肿瘤的其他症状(如疼痛或抑郁)相比,疲劳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更大。它就仿佛「催命的债主」,一方面使得患者失去就业机会、面对更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
下面就一起了解关于「癌因性疲劳」的真相。
什么是癌因性疲劳(CRF)?
目前, 癌因性疲劳并没有公认的定义,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给出了一个较全面、较常用的定义:它是一种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的、身体、情绪和/或认知疲劳或疲惫的、痛苦的、持久的主观感觉,与最近的活动不成比例,且干扰正常功能。
癌因性疲劳与典型疲劳的不同之处?
疲劳症状具有高度的个体性;
通常无法通过休息缓解;
癌因性疲劳不仅有躯体上的疲劳,还包括心理障碍(抑郁和焦虑)和社会幸福感的缺失;
在癌症治疗时其症状与癌症的持续和复发有相关性;
可出现在癌症的任何阶段;
症状可以是暂时性的,亦可以是永久性的。
癌因性疲劳的潜在机制是什么?
有证据表明,其涉及分子、生理、临床和心理等多种因素。
1. 分子/生理因素:来自中枢(炎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或周围(例如能量代谢降低)神经系统的潜在破坏可能诱发 CRF。
2. 临床因素:(1)在癌症治疗开始时,如贫血,心脏疾病,糖尿病或精神疾病等既往合并症可能会导致疲劳;(2)手术、化疗、激素疗法、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等治疗措施均可能导致 CRF。
3. 心理因素:抑郁病史、社会心理问题均与 CRF 的发生有关。
癌因性疲劳(CRF)如何治疗?
癌因性疲劳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1. 药物治疗:
荟萃分析提示与非药物(运动和心理)干预相比,药物治疗对 CRF 的疗效不佳。
兴奋剂:
快速抵消低能量、精神能力下降或与疲劳相关的嗜睡症状。哌醋甲酯通常耐受良好。
注意事项:
哌醋甲酯可能导致睡眠问题或食欲不振等严重不良反应,这可能会加剧 CRF。当患者存在无法控制的高血压或心脏疾病时也是不能使用的。
抗抑郁药:
当 CRF 与抑郁症并发时,安非他酮可能对 CRF 有帮助。
促红细胞生成素:
可能是通过增加血红蛋白水平来改善 CRF。
注意事项:
出于肿瘤生长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安全性考虑,临床指南仅建议将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贫血的治疗方法。
2. 非药物治疗:
体育锻炼:
运动对降低 CRF 的益处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锻炼不会增加 CRF。
其他荟萃分析表明有氧运动(单独或联合进行)在癌症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可降低 CRF,并具有很大的作用。
心理教育:
心理干预已被证明在降低 CRF 方面有效,仅次于运动干预。在可用的心理干预措施中,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最有效的降低 CRF 的方法,尤其是在积极治疗结束后进行。
混合模式干预措施(例如运动和心理或心理教育)已被证明可有效减少治疗后 CRF。
身心健康训练:
瑜伽可以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有效地减少 CRF,临床指南已经将瑜伽的证据水平提升到「C」级,作为治疗后 CRF 的管理选项。包括渐进式肌肉放松、自我催眠或深呼吸的放松技巧已被证明在降低 CRF 方面是有效的。
此外,没有证据表明按摩、气功和太极拳可以改善 CRF。
营养和膳食补充剂:
使用营养和膳食补充剂改善 CRF 的临床试验仍然有限。
一项关于疲劳的系统综述指出人参(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人参),在减轻疲劳方面似乎都有适度的疗效。
笔者总结:
癌因性疲劳是一种与癌症相关的生理与心理不适的主观感觉。
癌因性疲劳具有高度的个体性,无法通过休息缓解。
癌因性疲劳的发生与分子、生理、临床和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药物对癌因性疲劳疗效较差,其治疗首推混合模式干预措施,即运动+心理教育,可有效改善癌因性疲劳。
参考文献
[1]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Cancer-related fatigue version 1.2019.
[2] MARKUS HORNRBER,IRENE FISCHER,FERNANDO DIMEO,et al.Cancer-Related Fatigue[J].Dtsch Arztebl Int,2012,109(9):161-172.
[3] O'Higgins CM, Brady B, O'Connor B, Walsh D, Reilly RB. The pathophysiology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current controversies. Support Care Cancer.2018;26:3353-64.
[4] Kreissl S, Mueller H, Goergen H, Mayer A, Brillant C,Behringer K, et al.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patientswith and survivors of Hodgkin's lymphoma: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German Hodgkin study group.Lancet Oncol. 2016;17:1453-62.
[5]Nelson AM, Gonzalez BD, Jim HSL, Cessna JM, Sutton SK, Small BJ,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ors of fatigue among men receiving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a controlled comparison.Support Care Cancer. 2016;24:4159-66.
[6]Guinan EM, Bennett AE, Doyle SL, O』Neill L, Gannon J,Foley G, et al.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oesophagectomy on physical function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 prospective study. BMC Cancer.2019;19:682.
[7] Abrahams HJG, Gielissen MFM, Schmits IC, Verhagen CAHHVM, Rovers MM, Knoop H. Risk factors, prevalence, and course of severe fatigue after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a meta-analysis involving 12 327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Ann Oncol. 2016;27:965-74.
[8] Bower JE, Asher A, Garet D, Petersen L, Ganz PA, Irwin MR, et al. Testing a biobehavioral model of fatigue before adjuvant therapy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Cancer. 2019;125:633-41.
[9] Mustian KM, Alfano CM, Heckler C, Kleckner AS,Kleckner IR, Leach CR, et al. Comparison of pharma-ceutical, psychological, and exercise treatments for cancer-related fatigue: a meta-analysis. JAMA Oncol.2017;3:961-8.
[10] Tomlinson D, Robinson PD, Oberoi S, Cataudella D,Culos-Reed N, Davis H, et al. 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s for fatigue in cancer and transplantation: a meta-analysis. Curr Oncol. 2018;25:e152-67.
[11] Kelley GA, Kelley KS. Exercise and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evious systematic reviews with meta-analyses. BMC Cancer.2017;17:693-17.
[12] Arring NM, Millstine D, Marks LA, Nail LM. Ginsengas a treatment for fatigue: a systematic review.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18;24:6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