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中年女性,以「头晕伴乏力 1 个月」为主诉入院。
患者自诉于 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为昏沉感,伴有四肢乏力、腿软,恶心,否认呕吐,否认剧烈头痛,否认胸闷、气短,当地医院测血压 135/85 mmHg,血钾最低 2.17 mmol/L,给予静脉及口服补钾治疗效果不理想,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查体:
血压:122/82 mmHg;BMI:21.9 kg/m2,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入院离子:钾 2.62 mmol/L,钠 137.00 mmol/L,氯 112.00 mmol/L
24 小时血尿同步:血钾:3.17 mmol/L,尿钾:47.41 mmol/L
坐位肾素活性:3.78 ng/mL/h,醛固酮:11.77 ng/dL,醛固酮/肾素比值为 3.1。
尿常规:尿 pH 7.00 比重 1.011 尿蛋白质 阴性 (-) ,尿隐血 阴性 (-)
血沉:50.00 ↑ mm/H
血气分析:pH 7.34 ↓,二氧化碳分压 30.9 ↓ mmHg,碳酸氢根 16.10 ↓ mmol/L,阴离子间隙 23.40 ↑ mmol/L,标准碳酸氢根 17.80 ↓ mmol/L,总二氧化碳 14.70 ↓ mmol/L,
血常规、肝肾功、血糖、甲功、皮质醇节律及 ACTH 未见明显异常。
24 小时动态血压结果:白天平均血压 101/68 mmHg,夜间平均血压 96/65 mmHg。
肾上腺 CT:左侧肾上腺结合部结节样增粗,考虑增生。
头颅 MRI 结果、肝胆胰脾肾超声、心脏超声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低钾血症待查
>> 点击查看「低钾血症」完整诊疗、用药内容
低钾血症定义为血钾低于 3.5 mmol/L。对于严重低钾(血钾 < 3.0 mmol/L),合并高血压、或长期补钾效果不佳者应进一步明确其低钾原因。
低钾血症鉴别思路
◆ 是否合并尿钾排出增多;
◆ 是否合并高血压;
◆ 是否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 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水平。
根据以上思路绘制出如下诊断流程:
图源:作者提供
总结:本文介绍患者血钾偏低,尿钾高排,血氯偏高、动态血压提示血压正常,完善血气分析提示存在代谢性酸中毒,血糖正常,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因此诊断考虑:「肾小管酸中毒」。
>>点击蓝字分别查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和「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完整诊疗、用药内容
肾小管酸中毒(RTA)
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肾小管对 HCO3- 重吸收障碍和(或)远端肾小管排泌氢离子障碍所致的一组成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表现为:慢性高氯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肾性骨病,尿路症状等。
分型
(1)Ⅰ 型
Ⅰ 型 RTA 又称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疾泌氢能力下降,氢潴留引起酸中毒而尿偏碱性,血气 pH 及碳酸氢根均降低,尿 pH 正常或偏碱,肾排水、钠、钾、钙、磷增多,故引起低钾血症。
(2)Ⅱ 型
Ⅱ 型 RTA 又称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多见于儿童。近端肾小管回吸收重碳酸盐能力明显减退,致使大量重碳酸盐离子进入远曲小管随尿排出,血重碳酸盐减少,引起酸中毒。尿液酸化功能基本正常,尿 pH < 5.5。
(3)Ⅲ 型
Ⅲ 型 RTA 是Ⅰ 型与 Ⅱ 型 RTA 合并存在的类型,近端及远端肾小管均有障碍。
(4)Ⅳ 型
Ⅳ 型 RTA 是为远端小管排泌 H+,K+ 作用减弱,常伴有高钾血症,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及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综上所述:明确诊断为:「Ⅰ 型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由多种疾病引起,可继发于各种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
也可见于某些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等)、糖尿病 、高血压、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遗传性疾病等。
根据该患者辅助检查结果,排除了其他继发因素后,为明确有无自身免疫性疾病,进一步完善自身免疫相关抗体检测,该患者抗 SSA 抗体、抗 SSB 抗体均阳性,腮腺造影及唇腺活检异常,BUT 延长,血中球蛋白明显升高,且排除了其他结缔组织病,故最终明确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策划 | 戴冬君
投稿 | daidongjun@dxy.cn
题图 | 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