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利尿、扩血管」在急性心衰的处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针对不同种类的急性心衰,应该如何挥动这三板斧呢?
病例自测
患者,男,48 岁,既往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
2 天前进餐时剧烈胸痛,压榨样,向左上肢放射,伴大汗,持续数小时,未就诊;
10 小时前坐位站起时突发晕厥,持续 1 分钟恢复,入院;
P 142 bpm,嗜睡,双肺中下野湿性啰音;入院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心源性休克。
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
接到这样一个患者,你会怎么处理?
别急,先看看安贞医院心内科讲师总结的「三板斧」现实应用路径:
图源:丁香公开课课程「急性心衰用药 3 步法」
明确急性心衰「干湿冷暖」具体类型
双肺中下叶湿性啰音提示肺淤血(+),全身皮肤湿冷提示低灌注(+);
当地医院给予大剂量多巴胺持续泵入(20 ug/kg/min),患者血压仍持续偏低,近 4 小时无尿,BP 稳定在 90/60 mmHg。
所以从下表看来,该患者明显为湿冷型(心源性休克),也是最为常见的急性心衰类型。
图源:丁香公开课课程「急性心衰用药 3 步法」
当地医院的急诊处理
首先静脉泵入正性肌力药,使用大剂量多巴胺,维持患者基础泵血,相对维持生命体征。
得知患者近期入量少,适当补液同时静脉利尿仍无尿,考虑进行超滤,也要注意容量管理。
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当地医院迅速转入上级医院,这样积极且快速的反应是及时有效的,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但要知道,大剂量的多巴胺会加重心肌耗氧,患者稳定之后,改善冠脉灌注、改善缺血问题才是解决根本。
这就进入到我们的第三步,在病人脱离生命危险之后,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
通过以上几张表格简单又精炼的总结,是不是让你瞬间理解急性心衰的「干湿冷暖」4 种分型?一招 Get 急性心衰用药流程?
但只要经验不够、基本功不牢靠,由于知识掌握不足而造成的诊疗失误也是紧随其后!
合理用药绝不是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