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感染是 NICU 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致病菌经手传播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手卫生已被证明是预防感染传播的有效方式。指南推荐,医务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和进入病房前洗手,洗手时间至少为 15 秒。但是,关于发展中国家手卫生依从性和院内干预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还相当缺乏。
对此,印度卡拉瓦蒂萨兰儿童医院的 Brar 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基线手卫生的依从性,以及洗手健康项目对 NICU 感染率的影响。该研究发表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 杂志上。
该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于一家三级医疗中心 NICU 内进行,试验时间为 15 个月。该研究分为事前干预、干预阶段和事后干预。事前干预为对 NICU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实践方法进行为期 6 个月观察;干预阶段为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干预,对其手卫生依从性进行为期 3 个月的持续监测;事后干预为对继续实行第二阶段的干预措施,对败血症发生率进行持续监测。
其中,干预策略为教育和培训(建立良好的手卫生意识、每周两次的教育培训)、告知提醒(在洗手池、值班室、护理站等地张贴手卫生海报和告示;洗手池旁安装洗手计时钟表)以及审核和回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绩效反馈进行记录)。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形包括:进入病房前、接触感染患者或手上沾有患者血液、尿液或分泌物,洗手时间为 2 分钟。
结果显示,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观察,共观察到 15979 和 12929 个手卫生因素。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由干预前的 46% 显著改善至 69%(干预后)。护士和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改善相似。另一方面,败血症感染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 96/1000 患者日下降至 47/1000 患者日。
研究结论认为,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效的手卫生干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