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梅雨季,我都会把这一件案例再警示一遍,提醒科室护士们注意输液中的「霉菌」。
这是发生在 4 年前的真实案例。输液中惊现「絮状物」,重点还是被家属发现的,该怎么处理?又如何向家属交代?家属会不会问责?会不会提出赔偿?每当发生不良事件,一系列问题就会让我很伤脑筋。尽管这件事情处理过程也很伤脑筋,但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当时我把处理过程作为日记记录下来,有图片有细节,今日再作整理,与大家分享。
输液中惊现「絮状物」,如何处理很关键
事情发生在 2012 年 7 月 11 日,约 14:45,家属发现患者正在输注的液体中有「絮状物」,立即关闭了输液调节器,并告知了责任护士。这瓶正在输注的液体是「5% 葡糖糖注射液 250 mL + 苦参碱注射液」。
责任护士立即更换输液器,按照药物封存流程予以封存,汇报了主管医生和护士长,并遵医嘱给予了对症处理。仔细检查这瓶液体,发现里面确实有「絮状物」。根据所加液体及前后序贯输注的药液来看,基本可以排除是药物沉淀,高度怀疑是「霉菌」。
事情已经发生,而且是家属发现的,作为护士长该如何向患者交代?我是慎之又慎,唯恐说错半句话。
当时的处理原则:尽可能降低对患者的伤害,坦诚公开地与家属交代。
第一步:在病房,诚恳地向患者及家属保证,我会像这些液体输到自己的血管里一样去处理这件事。
第二步:把患者女儿请到护士站,向她解释液体中出现「絮状物」的可能原因,如果有问题我们会负责到底,不会推卸责任。
第三步:抽取患者的血液,进行血常规、血培养等检查。与患者女儿一起,将血液标本及该袋液体标本送到检验科。涂片报告未发现霉菌。备注:我也不知道这些检验手段能不能查出霉菌,但在当时只有这样的办法了。
病情及化验结果:患者当天下午最高体温为 37.5℃,无畏寒、寒战等反应。观察三天未发现其它不适症状。幸运的是一周后血培养报告和液体培养报告也未发现阳性菌成长。
我们又对科室库存的每一袋液体仔细检查,又发现该批次液体中另有一袋也有类似絮状物,见下图。于是汇报了护理部和药剂科,并上报了不良事件。下图,白色箭头所示即「絮状物」。根据分析,还是考虑输液中的絮状物为霉菌污染。
一封让我感到愧疚的感谢信
事后,患者家属对此事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患者于 2012 年 8 月 5 日出院,出院那天家属送来了一份感谢信。这是一封让我感到愧疚的感谢信,时间过去近 4 年了,但我一直保存着这封信的复印件。
患者是一位退休教师,因「乳腺癌术后」来我院肿瘤放化疗中心做进一步的治疗,也就是该案例中的患者。这封信常常让我反思如何去避免工作中的失误,也常常提醒我如果发生了失误如何尽力减少对病人的伤害。在此,感谢患者和家属的通情达理,是他们包容了我们的工作失误。我也常常警示自己和同事们:
1. 执行核对制度决不能流于形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很多原因,但与执行人员核对不仔细及工作责任心直接相关。
2. 定期检查库存的大输液。特别是梅雨季节,更要仔细检查。
3. 输液期间加强巡视。
4. 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教育,包括输液安全,让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病人安全的防范。
5.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每一位护士要掌握输液反应的处理方法,发生不良事件,及时汇报护士长,尽可能将对患者的伤害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6. 平时与患者和家属要加强沟通,将心比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真诚对待患者和家属。万一发生工作失误,只要我们积极、真诚地去处理,相信绝大多数的患者和家属是通情达理的。
重视输液反应:重点在于预防
输液前认真检查
查看瓶签日期是否过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澄明度的改变。如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等问题不得使用。注意配液方法,注意药液的配制顺序及加药方法,尤其是注射用灭菌粉末应注意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输液中;配液应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污染,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多种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液体分类输入;2 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
重视输液反应
重点是加强预防。在充分了解药物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的剂量和给药方法,对易发生反应的药物要控制合适的滴注速度,记录并严格执行。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随时检查输液进行情况,并告诉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出现药物反应时,停止输液,并根据不同的药物和临床反应做对症处理。对于危重、体质虚弱、高敏体质、老年患者,即使输液质量合格,临床输液正确无误,仍应注意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