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并发静脉炎的护理

2017-03-05 08:05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黄海燕、陈国峰、张艳梅、廖霞
字体大小
- | +

日前,当代医学杂志发布了「临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并发静脉炎的护理」一文,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胺碘酮是临床使用广泛的 Ⅲ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其静脉用药起效快,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作用较小,临床上常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的转复以及治疗危重患者。但在患者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时,如果持续给药 24 h 以上,常常会导致静脉炎和穿刺部位血管组织损伤。轻者引起穿刺血管局部红、肿、热、痛,或呈条索状改变,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组织无弹性、压痛、硬结,甚至局部组织坏死。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减少胺碘酮注射并发症的发生率,探索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2 年 1 月~2013 年 12 月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患者 78 例,其重度静脉炎患者 2 例,表现为手 浅静脉出现组织坏死,经外科切开引流后治愈;其余 76 例为轻、中度静脉炎患者,均应用 50% 硫酸镁湿敷和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照射治疗而痊愈。

临床判断静脉炎严重程度的标准为:轻度,局部组织红、肿、痛,弹性差;中度,局部组织压痛不明显,条索状静脉;重度,在中度静脉炎的基础上,局部皮肤溃破和水疱出现。

护理策略

1. 要求护士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护士操作水平

(1)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要求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进行操作。指导护士在穿刺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血管,尽量保证一次成功,避免反复多次穿刺增加血管破坏,增加患者的痛苦。穿刺时使用 0.9% NS 10 mL,穿刺成功后再接胺碘酮注射液。为了减 少药物在局部血管滞留时间,在输液结束后用 0.9% NS 10 mL 静脉推注后再拔针,拔出针头后为了防止药液沿血管壁针孔外渗到皮下组织,棉签要按压到血管穿刺点。

(2)要求护士熟练掌握胺碘酮注射液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胺碘酮注射液呈酸性,pH 值为 2.5~4.0,配制时使用 5% GS,静脉注射一般不要超过 3~4 d。静脉应用易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强烈刺激局部血管,降低血管的缓冲应激能力,同时碘会增加血管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和局部代谢,引起血管功能和代谢变化,导致局部皮肤组织、静脉血管无菌性炎症反应。

(3)注意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外周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钢针的替代品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治疗中,它具有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患者痛苦、保护血管、便于及时给药、减轻护理工作量等优点。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皮肤消毒范围要 8 cm 以上。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使用透明胶,为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减少感染,以每天更换 1 次透明胶为宜。

2. 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患者满意度

(1)教育护士加强责任心,强化护士责任意识,提高对胺碘酮注射液认识。制定规范化输液流程,尽量保护患者的血管,减少新的血管疾病发生。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按时完成输液巡视。严密观察皮肤血管情况、针头局部固定是否良好、有无药物外渗等问题;特别注意观察沿静脉走行是否有条索、硬结及红、肿、热、痛等。一旦发现沿静脉走行有红、肿、热、痛,立即停止静脉输液,改用 0.9% NS 滴注,以减少血管内的药物浓度对血管刺激并立即更换输液部位。

(2)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与患者沟通。为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胺碘酮注射液的作用与不良反应,同时为了防止药液外渗,要求患者减少肢体活动。当患者发生了静脉炎导致红、肿、痛等不适症状,护士认真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将患肢抬高,增加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局部疼痛和肿胀同时局部用药促进静脉炎的恢复。

3. 积极处理静脉炎

胺碘酮注射液所引起的静脉炎属脉管炎,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本研究应用 50% 硫酸镁和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治疗,本研究中 76 例轻中度静脉炎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方法是将无菌纱布用 50% 硫酸镁覆盖于患处,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可用保鲜膜包裹无菌纱布后固定,再辅以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照射治疗 30 min,每天 3 次。镁离子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前列环素的释放合成增加,抗凝活性增强,血小板聚集抑制,局部循环改善,血管完整性得到保护。

因此,50% 硫酸镁湿敷可松弛扩张血管平滑肌,血管的刺激性减轻,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同时高渗作用能短时间消退组织水肿,继而起到消炎祛肿的作用,减轻局部血管的损伤。TDP 治疗仪照射治疗原理是局部照射后,能提高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平衡体内元素的比例,抑制体内自由基的增多,修复微循环通道,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加强新陈代谢、促进深部创口愈合、促进上皮组织生长的作用。

胺碘酮注射液的常见并发症是静脉炎和组织损伤,早发现、早治疗是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关键。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定时巡视输液,严密观察输液局部情况,加强健康宣教,掌握该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尽量避免药液外渗,杜绝和减少静脉炎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的发生,使护理质量提高,减轻患者痛苦。

注:本文由黄海燕、陈国峰、张艳梅、廖霞制定,发布于《当代医学》杂志  2015 年 4 月第 21 卷第 10 期。

下载医学时间 APP,获取最新指南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孙舒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