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收到化验室的电话,XX 病区 XX 病人的血标本不合格,需要重新留取,否则检验结果准确性不高或者无法获得。可重新留取标本,不仅会增加病人的痛苦,还会增加护士、运送员、化验员的工作量。
那么血标本不合格主要原因有哪些呢?经过统计发现有血标本溶血、血标本凝固、血标本量不准、血标本脂血四大类!
为什么血液标本会发生溶血?
溶血就是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
采血过程中负压过大,血流速度过快,红细胞相互猛烈撞击,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血。压脉带捆扎时间过长,采血过程中,负压不够、漏气使血液间断被吸入负压管并混有气泡导致溶血。针头过细,使血液被过分挤压导致溶血。血液注入不当,没有使血液沿采血管管壁徐徐注入而是直接摄入管底,发生撞击及产生过多气泡造成溶血。
解决方法:血液进入真空管时,要控制速度,如针尖斜插入真空管,以使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混匀幅度不可过大,用力缓和。
为什么血液标本会发生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采血后未能将血液与抗凝剂仔细混匀,或混合不充分;采血量过大,抗凝剂未能充分发挥抗凝作用;抽血时间过长,抽血不顺利,造成血液凝成小块;压脉带使用时间过长,加速凝血因子凝固活性;某些疾病如高血脂、血液粘稠度高;采血后待检时间过长(大于 2 小时)
解决方法:为血液注入真空管时,沿管壁徐徐进入,边注入边慢摇,使血液尽快与抗凝剂混合,禁止将泡沫注入,确保血液标本及时送检。
为什么血液标本量不准?
采血量不准就是采血量过多或过少。若采血量过多,超过抗凝剂所能抗凝的血量,会产生细小凝块;采血量过少,抗凝剂相对增多,则使血液稀释。真空管负压不足,易导致采血过少。解决方法为采血过程中将试管直立,随时观察试管采血量的刻度,及时换管、拔针。
为什么血液标本会出现脂血?
脂血就是血清呈明显乳浊状,因为脂血可以导致血清或血浆呈乳白色浑浊,这可给比色、比浊或滴定带来干扰,而目前许多化验项目都是用比色等分析方法进行的,这就会干扰检验的准确性。那么脂血产生的原因包括高发性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以及餐后、输注脂肪乳后抽血等。
解决方法:避免输注脂肪乳和静脉高营养药物中抽血,应尽量在输注之前抽血。因脂肪乳对检测血常规、免疫学等指标影响不大,建议在输完 6 小时后抽血;因脂肪乳对生化指标,如血脂、血糖、蛋白等结果影响较大,建议在 12 小时后抽血,因为这时脂肪乳已降解完成。
查阅文献,发现大家做法并不同一,6、8、12、24 小时的都有,目前我科规定输注完脂肪乳剂 6 小时后抽取血标本,标本因脂血原因退回的例数明显降低。
在临床采血过程中,还会碰到许多问题,看看下面这些方法能帮到你吗?
1. 见到休克、脱水等低血压患者,因外周血管塌陷,穿刺后采血针内无回血,不能确定是否穿刺成功。
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方法:A、用手指轻轻由穿刺静脉上段向下轻轻按摩,以增加穿刺静脉内压力,见回血表示穿刺成功,可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B、直接连接真空采血管,如穿刺成功,则采血针内有回血,并能顺利采血。若仍不见回血,可先不拔针,在连接真空管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再行穿刺,这样可便于第一时间确认穿刺成功。
2. 血液流入不畅:这种情况大都由于医护人员在为患者穿刺时针头贴在了患者的血管壁上,这是适当转换针头的方向,血液能顺利地进入采血管。如果仍然不畅,可考虑真空管负压不足,查看真空管的胶盖有无松开,如果胶盖紧密,但负压仍然不足,可更换新的真空管。
3. 血液污染操作者及床单元:A、当我们采集多管血液标本时,在更换试管时,没有注意采血针的胶套是否恢复,如若未恢复会致针头中的血液滴落。所以分离真空管前要先将采血软管反折,避免软管中残留的血液流出,发生污染。B、避免拔针后血液漏出的技巧:抽血完毕后先松动止血带,然后拔出穿刺针头后再拔出插入试管中的针头,这样可使采血针的血液全部流入试管中。
不知大家在临床中关于血标本的留取,还有哪些原因被退回?采血过程中,还出现过什么问题?大家都是在输注完脂肪乳剂几个小时后抽取血标本的呢?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