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篇关于《蝶翼无损伤针穿刺点渗液,接下去怎么办?》,有读者留言蝶翼针 20 G 和 22 G 长度一样,只是直径不一样,其实不然,无损伤针的常用型号有 19 G、20 G、22 G、24 G,数字越大直径越小,而针长也各不相同。
话题讨论:蝶翼针 20 G 和 22 G 长度真的一样吗?
普通型蝶翼无损伤针
尺寸 | 针管直径(mm) | 针长 (mm) |
19 G | 1.1 | 15/20/25 |
20 G | 0.9 | 15/20/25/30 |
22 G | 0.7 | 12/15/20/25 |
24 G | 推荐适用于儿童 | 12/15/20 |
安全型蝶翼无损伤针
尺寸 | 针管直径(mm) | 针长 (mm) |
19 G | 1.1 | 15/20/25/32/38 |
20 G | 0.9 | 15/20/25/32/38 |
22 G | 0.7 | 15/20/25/32 |
20 G 和 22 G 针管直径分别为 0.9、0.7 mm,针长也各不一样。 笔者将常用的 2 个蝶翼针型号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安全型 20 G 大约长 19-20 mm,普通型 22 G 长约 12 mm, 与以上表格内数据相符。
蝶翼针安全型和普通型结构上有何区别?
普通型结构及组成:输液针、接头、延长管、针翼、拇指夹、针翼。
安全型结构及组成:输液针、鲁尔接头、延长管、针翼翻板、安全盾、拇指夹、接头帽。
安全型和普通型在使用上有何不同?
因无损伤针在距针尖约 0.5 cm 处有一折返点,使针体有约 150 弧度。拔针时注射座的阻力大,针头在垂直用力拔出后,由于惯性的作用,手会不自觉地反弹回去,出现针刺伤,而安全型针头可避免发生针刺伤。
安全型与普通型在操作上有何不一样?
安全型针头在普通针针头上增加了安全盾,因此在操作时会有小小的区别。
穿刺:非主力手三角固定港座,主力手抓握两侧针翼,也就是黄色部分,不能抓安全盾(白色部分),容易出现固定不稳,影响定位穿刺。因安全型的针头最小型号针长都有 15 mm, 因此,在扎针时注意不可一扎到底,见落空感后,停顿 1s,再向下扎 0.5~1 cm,防止出现触碰港座底部导致针尖出现倒勾。
固定:普通型蝶翼针下方只需薄薄的一层纱布垫就可以,而安全型固定时需要较厚的纱布垫。
提醒:换药班包内有纱布块,只需将纱布进行对折,尺寸刚好满足。
拔针:非主力手牢牢握住安全盾(白色部分),主力手向上拉拔两翼直到听到或感觉到「喀嚓声」并用肉眼看到橘色圆点。
普通型蝶翼针如何预防针刺伤?
普通型蝶翼针在临床上使用较多,而安全型因涉及到费用问题,在临床上广泛运用较少。因我们是首次使用,借助「护理时间」这个大平台与大家共同学习,如果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有更好的方法与经验,一起共同讨论学习。
总结经验:针刺伤后应及时吸取教训
前段时间,有同事反应,在拔针时出现针刺伤不良事件。如何做到使用普通针避免发生针刺伤,这需要我们在操作前熟练掌握输液港蝶翼针正规操作方法,掌握必要的穿刺技术才可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临床须知:六大穿刺技巧防止发生针刺伤
1. 仔细评估:在穿刺前仔细评估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根据输液港储液槽的深度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如果针头太长,在刺入过程中,输液港可能会受损;若太短,针头不能完全刺入输液港座内,在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外渗或者堵管。
2. 做好解释:拔针前向患者进行解释,应取得患者配合。因蝶翼针有一折返点,而注射座的穿刺隔是硅胶材质,拔针时的速度会比普通针慢,且明显感觉阻力大。患者感觉会比拔普通针时疼,对于疼痛比较敏感的患者,在拔针时会出现躲避、扭动身体,从而导致针头划伤皮肤。
3. 放松心情:在首次使用输液港时,除安慰患者放松心情外,操作者也应放松心情,平常心对待。
4. 加强培训:操作前加强扎针与拔针练习,做到一针穿刺成功,平时可在练习模具上反复练习,做到心中有数,真正操作时不慌不乱。
5. 掌握方法:掌握穿刺方法,采用 2 步拔针法,即使用非主力手稳稳固定港座,主力手持蝶翼部分,利用腕部的力量垂直拔出针体至折反点后,停顿 1s,消除惯性,然后顺应针体弧度慢慢拔出蝶翼针。
6. 妥善处理:拔除的针头应丢于锐器盒内,避免锐器二次分类与重复使用。